返回首页

220千伏电力施工规范国家标准?

127 2024-08-26 22:53 鸿八机械网

一、220千伏电力施工规范国家标准?

220千伏电力施工、变压器、箱式变电所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变压器、箱式变电所的基础验收合格,且归埋入基础的电线导管、电缆导管和变压器进、出线预留孔及相关预埋件进行检查,才能安装变压器、箱式变电所。

1、 变压器安装应位置正确,附件齐全,油侵变压器油位正常,无渗油现象;防震装置安装牢固;变压器中性点和零线接地,应分开敷设。

2、 变压器一、二次线,相位正确,螺栓压接应紧固牢靠,绝缘良好。

3、 箱式变电所及落地式配电箱的基础应高于室外地坪,周围排水通畅;用地角螺栓固定的螺帽齐全,拧紧牢固;自由安放的应垫平放正。金属箱式变电所及落地式配电箱,箱体应接保护导体(接地PE)或中性保护导体(接零PEN)可靠,且有标识。

4、 箱式变电所降阻剂内外涂层完整、无损伤,有通风口的风口防护网完好。

5、 箱式变电所的高低压柜内部接线完整,低压每个输出回路标记清晰,回路名称准确。

二、成套配电柜(箱)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1、基础型钢安装:

1)型钢预先调直,除锈,作防腐处理;基础型钢宜高出室内地面10MM。

2)基础型钢架按施工图纸所标位置将预制好的基础型钢架或型钢焊牢在基础预埋件上。用水准仪或水平尺找平,校正。垫片最多不超过三片;焊后清理,打磨,补做防锈。

3)基础型钢与接地母线连接,将接地扁钢引入并与基础型钢两端焊牢,焊接长度为接地扁钢宽度的2倍。

2、明装配电箱安装:

1)根据设计要求找出明装配电箱的位置,并按照外形尺寸进行弹线定位。

2)配电箱安装底口距地一般为1.5M,在同一建筑物内,同类箱盘高度应一致,允许偏差10MM。

3)钢件等均应预埋,挂式配电箱(盘)应采用金属膨胀螺栓固定。

4)配电箱(盘)安装应牢固、平正。配管顺直。

5)配电箱(盘)上的电器应牢固、平正、整洁、间距均匀。端子无松动,启动灵活,零部件齐全。

6)配线应排列整齐,并绑扎成束,盘面引出、引进导线应留有适当裕度,以便于检修。

7)导线剥削处不应降阻剂损伤芯线和芯线过长,导线接头应牢固可靠,多股导线端部绞紧,且有中端端子或挂锡后再压接,不得减少导线股数。

8)配电箱安装允许偏差不应大于3MM,配电箱体高500MM以下,允许偏差1.5MM。

10KV电力电缆冷缩终端

三、电缆敷设工艺标准:

1、施工前对电缆进行详细检查;绝缘摇测测试合格,电缆的规格、型号、长度等均符合要求,外观无扭曲、损坏等要求。

二、电力电缆施工规范国家标准?

以下是电力电缆施工规范的国家标准:

1. GB 50168-2006 电缆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 GB/T 25597-2010 额定电压 1 kV (Um=1.2 kV) 以下架空绝缘电缆的直埋地下敷设

3. GB/T 25170-2010 电缆隧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4. GB/T 25171-2010 电缆隧道通风设计规范

5. DL/T 5051-2005 输变电工程电缆敷设施工及验收规程

6. DL/T 5103-2005 电缆保护装置安装施工及验收规程

7. DL/T 5155-2006 电缆起重机施工及验收规程

8. DL/T 619-1997 额定电压 1 kV以上交联聚乙烯、交联聚氯乙烯绝缘电缆及附件工程施工及检查验收规程

以上是电力电缆施工规范的一些国家标准,具体标准的使用需参照实际情况和地域法规。建议在电力电缆施工前,详细了解相关的国家标准和地方规定,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三、电力规范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辅导教材(电力线路部分)(GB26859-2011)》按照紧扣规程条文的规定予以分析对比、答疑解难和典型案例剖析,列出绪论和11章内容,具体有:绪论,作业要求,安全组织措施,安全技术措施,线路运行与维护,邻近带电导线的工作,线路作业,配电设备上的工作,带电作业,电力电缆工作,施工机具和安全工器具的使用、保管、检查和试验,紧急救护法等。

四、施工规范国家标准?

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大全

《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大全》是2009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内容简介

随着科研、设计、施工、管理实践中客观情况的变化,国家工程建设标准主管部门不断地进行标准规范制订、修订和废止的工作。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出版社将根据工程建设标准的变更情况,适时地对《大全》缩印本进行调整、补充,以飨读者。

鉴于上述宗旨,出版社近期组织编辑力量,全面梳理现行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参照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结合专业特点,并在认真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读者意见的基础上,对设计、结构、施工三本《大全》的2005年修订缩印版进行了调整、补充。新版《大全》重新划分了章节并进行科学排序,更加方便读者检索使用。

《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大全》共收录标准规范142本。

《现行建筑结构规范大全》共收录标准规范99本。

《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大全》共收录标准规范163本。

为使广大读者更好地理解规范条文,出版社同时推出与三本《大全》配套的《条文说明大全》。因早期曾有少量的标准未编写过条文说明,为便于读者对照查阅,《条文说明大全》中仍保留了《大全》的目录,对于没有条文说明的标准,目录中标为“无”。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标准规范处在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中,而且出版社受出版发行规律的限制,不可能在每次重印时对《大全》进行修订,所以在全面修订前,《大全》中有可能出现某些标准规范没有替换和修订的情况。为使广大读者放心地使用《大全》,出版社在网上提供查询服务,读者可登录出版社网站查询相关标准规范的制订、全面修订、局部修订等信息。

作品目录

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大全:上

1 地基与基础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99

湿险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程JGJ167-2009

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87

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123-2000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34-2004

2 主体结构

钢筋混凝土升板结构技术规范GBJ130-90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

装配式大板居住建筑设计和施工规程JGJ1-91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轻骨料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2006

冷拔钢丝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与施工规程JGJ19-92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2-2004

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5-2003

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14-2003

冷轧扭钢筋混凝土构件技术规程JGJ115-2006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138-2001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04

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2006

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2002年版)J03137-2001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0399-98

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7-91

网壳结构技术规程JGJ61-2003

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GB50165-92

烟囱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78-2008

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2006年版)OB50156-2002

工业炉砌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1-2004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50346-2004

实验动物设施建筑技术规范GB50447-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62-2008

3 建筑装饰装修

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GB50327-2001

建筑内部装修防火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54-2005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

V形折板屋盖设计与施工规程JGJ/T21-93

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OJ155-2007

自流平地面工程技术规程JGJ/T175-2009

机械喷涂抹灰施工规程JGJ/T105-96

塑料门窗工程技术规程JGJ103-2008

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126-2000

建筑陶瓷薄板应用技术规程JGJ/T172-2009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

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2001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

建筑涂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T29-2003

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2002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2006年版)GB50325-2001

4 专业工程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200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2007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2007

泡沫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81—2006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2005

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技术规范GB504.95—2009

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498—2009

既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JGJ129—2000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JGJ176—2009

城镇燃气室内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94—2009

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大全:下

5 施工技术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91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2002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

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JGJ108—96

钢筋锥螺纹接头技术规程JGJ109—96

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GB50113—2005

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50214—2001

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JGJ74—2003

钢框胶合板模板技术规程JGJ96—95

硬泡聚氨酯保温防水工程技术规范GB50404—2007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

6 材料及应用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

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标准JGJ/T15—2008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

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

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T70—2009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2000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146—90

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50290—98

木骨架组合墙体技术规范GB/T50361—2005

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50448—2008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JGJ/T14—2004

蒸压加气混凝土建筑应用技术规程JGJ/T17—2008

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JGJ51—2002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9

建筑轻质条板隔墙技术规程JGJ/T157—2008

清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169—2009

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178—2009

7 检测技术

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50152—92

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2000

木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T50329—2002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5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8 质量验收

8 质量验收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GB/T50375-2006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2002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2002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

工业炉砌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09-2007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07

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GJ/T139-2001

9 安全卫生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2003

石油化工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GB50484-2008

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80-2009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JGJ160-2008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12

液压滑动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GJ65-89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10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2002年版)JGJ130-2001

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4-2008

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47-2004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

10 施工组织与管理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

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GB/T50358-2005

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50430-2007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009

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JGJ121-99

建设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CJJ/T117-2007

五、MPP电力管施工规范及要求?

一、国家规范

DL/T 802.7-2010 电力电缆用导管技术条件 第7部分:非开挖用改性聚丙烯塑料电缆导管。

DL/T 802.8-2014 电力电缆用导管技术条件 第8部分:埋地用改性聚丙烯塑料单壁波纹电缆导管

MPP电力管采用改性聚丙烯为主要原材料,是无须大量挖泥、挖土及破坏路面,在道路、铁路、建筑物、河床下等特殊地段敷设管道、电缆等施工工程。这一技术还可以在一些无法实施开挖作业的地区铺设管线,如古迹保护区、闹市区、农作物及农田保护区、高速公路、河流等。

MPP电力管国家标准 MPP电力管 能够在生活中起到巨大的作用,但是它的标准也是很严格的,MPP电力管具有抗高温、耐外压的特点,适用于10KV以上高压输电线电缆排管管材。 MPP电力管标准型号为110mm~中250mm,分为普通型和加强型。

DL/T 802.7
DL/T 802.7
圣大管业MPP管规格表

二、焊接施工规范

焊接前的准备

1、检查焊机的电源,液压油,加热板等是否满足焊接要求。

2、对铣刀和油泵开关等进行空车试运行。

3、将与管材规格一致的卡瓦装入机架。

4、设定加热板温度至焊接温度,一般的焊接温度在225℃,气温较低时,可适当提高5-10℃。在加热前,应用干净的软纸或布蘸酒精擦拭加热板表面,清洁其油污,杂物等,但应注意不要划伤PTFE(聚四氟乙烯)防粘层。

管材焊接

1、清除管材两端的污物。将管材置于机架卡瓦内,使两端伸出的长度相当。管材机架以外的部份应有支撑物托起。使管材轴线与机架中心线处于同一高度,然后将卡瓦固定好。置入铣刀,铣削管材。直到管材两端面均出现连续的切削后,撤掉压力,让铣刀空转两、三周后再退开活动架,关闭铣刀开关。切屑厚度应为0.1-1mm,通过调节铣刀片的高度调节切屑厚度。

2、取出铣刀,合拢两端管材。检查端面对其情况。管材两端错位量不应超过管壁厚的10%

,合拢时管材两端面间没有明显间隙,缝隙宽度应符合下面规定:0.3mm(dn<225mm);0.5mm(225mm400mm)。如不符合要求,应再次铣削,直到满足上述要求为止。

3、测量拖拉力,包括移动夹具的摩擦阻力,及焊接工艺参数压力。二者叠加,确定实际压力。检查加热板温度是否达到设定值。当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应再保温10分钟以上,待加热板温度均匀。如在气温较低的环境或大风条件下,应有保温措施,保温时间需延长。直到温度均匀且实际温度达到设定值。

4、当加热板温度达到设定值后,快速放入机架,施加规定的压力,直到管材两端圆周出现翻边且最小卷边达到规定高度。

5、将压力减小到规定值,使管材端面与加热板之间刚好保持接触,继续加热到规定时间

2分钟。

6、吸热时间达到规定值后,退开活动架,迅速取出加热板。然后合拢两管端。其切换时间应尽可能短,不能超过规定值。且合拢时的压力不能过大,否则会将熔融物料挤出,造成焊接质量下降。在首次焊接时,当对接完成后,应立即将其外层翻边去掉观察两对接端面之间熔融物料的多少。应保证两端面间有足够的熔融物料。如熔融物料过多,则适当增加合拢压力。反之,则适当减小合拢压力。知道确定最佳压力为止。以确保焊接质量。

7、将压力上升至规定值,保压冷却5分钟。自然冷却到常温后,卸压,松开卡瓦,取出管材,焊接完成。

(MPP顶管|MPP牵引管)焊接注意事项

1、焊接面管材错边不超过管材壁厚的10%。

2、气温低时,应适当提高加热温度和延长吸热时间。

3、加热压力应分阶段控制,加热时压力稍大,吸热时压力较小。

4、当环境温度低于﹣5℃或大风天气时,应有保温和防范措施。否则将严重影响焊接质量。

5、下雨天气不能进行管材焊接。

6、焊缝冷却时应自然冷却,采用强制冷却时,将影响管材焊接质量。

7、加热板表面及管端应经常用酒精清洁,确保加热板表面无油污和水,及杂质。加热板表面防粘层应不损伤,进行焊接前,应用干净的绵纱或抹布擦拭管材端面的水,杂质和泥土。应保持焊接管材端面清洁。

8、当待焊接管材端面有水汽时,在加热前,应用加热板烘烤管材端面至水汽完全蒸发为止,然后进行管材加热。

9、清洁管材端面时,应有人监督,以防管材合拢夹伤手。

10、操作人员应培训上岗。

11、管材壁厚低于6mm时,一般不采用热熔对接。否则难以保证管材焊接质量。

六、电力沟道防水施工规范?

一,电缆沟有三种施工方式:

1,户内电缆沟

2,户外电缆沟

3,厂区电缆沟

二,无论何种形式的电缆沟,其深度是根据电缆的敷设的多少来确定的。

三,各种形式的电缆沟可设置一侧或两侧支架,电缆布置在支架上,沟上都有钢筋混凝土盖板。

四,户内电缆沟盖板应与地面持平。若易积水积灰时,可用水泥砂浆抹死缝隙。

五,户外电缆沟的盖板,应高出地面,还可以兼作操作的走道。

六,厂区户外电缆沟,为了不妨碍排水,其盖板一般低于地面0.3米,上面铺上沙子或碎土八,为了防火,电缆沟进入厂房处或隧道连接处时应设置防火板。

七,为了防水,在电缆沟进入厂房时,应设有朝向厂房外侧的不小于0.5%的排水坡,在容易积水的地方应设排水沟。

七、cpvc电力管施工规范?

1、CPVC电力管选择标准要求

一般CPVC电力管内径应大于或等于电缆外径的150%。电压等级越高应选用较大内径CPVC电力管。横越马路、桥梁下方、河床下方等应采用环刚度等级高的CPVC电力管;特殊环境(如:化工厂、发电厂等)应选用高环刚度CPVC电力管;绿化带下、人行道下、居住区、工矿企业非行车道下可选用环刚度较小(即管壁较薄)的CPVC电力管,可节省投资;对CPVC电力管有特别性能要求的须向生产厂家说明,按用户要求生产。

2、CPVC电力管搬运标准要求

CPVC电力管现场搬运和安装一般可采用人工进行,但必须轻抬轻放,严禁直接在地面上拖拉。

3、CPVC电力管沟漕的开挖标准要求

按设计单位设计要求进行沟槽开挖,沟底应整平夯实,再均匀铺设一层厚度150mm水泥沙浆找平。最上层套管距地面应大于或等于700mm,套管两边留宽200~300mm。

4、CPVC电力管地基处理标准要求

地基处理,一般来说要将沟底挖平,如遇松软地质,建议在管枕下辅一层100MM素砼;如遇暗浜等应先挖除淤泥,再用大石块压实,然后分层夯实回填土,并建设铺设200MM的钢筋混凝土板。

八、吊篮施工规范国家标准?

1、吊篮内的通道宽度不能低于40公分,内部面积地板不能低于每人0.25平方米;

2、吊篮四周必须安装固定护栏,而且靠近建筑物的那一面护栏高度不能低于80公分,其他三面不能低于1.1米,护栏的沉重力要达到1吨以上;

3、吊篮的护栏材料应该光滑没有毛刺,安装完成后要保持平整,不能有歪斜和变形情况。

九、防水施工规范国家标准?

一、防水工程

6.1一般规定

6.1.1本章适用于卫生间厨房阳台的防水工程施工

6.1.2防水施工宜采用涂膜防水

6.1.3防水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岗位证书

6.1.4防水工程应在地面墙面隐蔽工程完毕并经检查验收后进行其施工方法应

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

6.1.5施工时应设置安全照明并保持通风

6.1.6施工环境温度应符合防水材料的技术要求并宜在5以上

6.1.7防水工程应做两次蓄水试验

6.2主要材料质量要求

6.2.1防水材料的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并应有产品合格证书

6.3施工要点

6.3.1基层表面应平整不得有松动空鼓起沙开裂等缺陷含水率应符合防

水材料的施工要求

6.3.2地漏套管卫生洁具根部阴阳角等部位应先做防水附加层

6.3.3防水层应从地面延伸到墙面高出地面100mm浴室墙面的防水层不得低于

1800mm

6.3.4防水砂浆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防水砂浆的配合比应符合设计或产品的要求防水层应与基层结合牢固表

面应平整不得有空鼓裂缝和麻面起砂阴阳角应做成圆弧形

2保护层水泥砂浆的厚度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6.3.5涂膜防水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涂膜涂刷应均匀一致不得漏刷总厚度应符合产品技术性能要求

2玻纤布的接槎应顺流水方向搭接搭接宽度应不小于100mm两层以上玻纤

布的防水施工上下搭接应错开幅宽的1/2

十、道路电力井防水施工规范?

1 适用范围:室外电缆井及管沟防水施工。

1、1排水清泥:  首先进入电缆沟内,检查沟内存水情况及泥土渗入情况,用排水泵将沟内存水排除,再将沟内得泥土等杂物清除出去。  

2 施工材料准备:  水泥、沙子、水不漏、注浆钉 液、 聚氨酯防水涂料

3 施工工具: 电动搅拌器、 油漆刷、 拌料桶 、 滚动刷、小型油漆桶、小抹子、塑料刮板、油工铲刀、 铁皮小刮板、、橡胶刮板 、条帚、50 kg 磅称、高压吹风机

4 施工工艺流程:

1、垫层 20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层 。

4、1 基层要求及处理:

4、1、1 防水基层应按设计要求用1∶2、5得水泥砂浆,其表面要抹平压光,不允许有凹凸不平、松动与起砂掉灰等缺陷存在。以便排除积水。有套管得管道部位应高出基层表面20mm 以上。阴阳角部位应做成半径10mm 得小圆角,以便涂料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