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包括哪些专业?
专业社会理论与实践 ,公共治理与行政伦理,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与公共政策。
二、中国公共管理学院的排名?
2008中国大学管理学前100名 管理学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农业经济管理、图书档案学等5个学科类,共有18个本科专业。 管理学虽然是近几年增设的学科,但竞争激烈、发展速度很快。授予的管理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9.18%,管理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4.64%。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发布的博士生导师资料统计,在全国大学40110名博士生导师中,有2257名是管理学博导,占博导总数的5.65%。 目前,管理学已经超过农学,成为中国第4大学科。2007年,开设管理学专业的大学共572所。 名次 等级 校名 1 A++ 西安交通大学 2 A++ 清华大学 3 A++ 浙江大学 4 A++ 上海交通大学 5 A++ 武汉大学 6 A++ 中国人民大学 7 A++ 北京大学 8 A+ 复旦大学 9 A+ 中山大学 10 A+ 南京大学 11 A+ 天津大学 12 A+ 南开大学 13 A+ 华中科技大学 14 A+ 四川大学 15 A 厦门大学 16 A 上海财经大学 17 A 南京农业大学 18 A 北京师范大学 19 A 东南大学 20 A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1 A 吉林大学 22 A 重庆大学 23 A 同济大学 24 A 东北财经大学 25 A 中国农业大学 26 A 西南交通大学 27 A 大连理工大学 28 A 中南大学 29 A 哈尔滨工业大学 30 A 湖南大学 31 A 东北大学 32 A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33 A 华南理工大学 34 A 暨南大学 35 A 浙江工商大学 36 A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37 A 山东大学 38 A 江西财经大学 39 B+ 西南财经大学 40 B+ 北京理工大学 41 B+ 西北工业大学 42 B+ 中国矿业大学 43 B+ 武汉理工大学 44 B+ 电子科技大学 45 B+ 华东师范大学 46 B+ 西南大学 47 B+ 南京理工大学 48 B+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49 B+ 华中农业大学 50 B+ 上海大学 51 B+ 中央财经大学 52 B+ 浙江师范大学 53 B+ 南京师范大学 54 B+ 北京交通大学 55 B+ 华中师范大学 56 B+ 天津财经大学 57 B+ 浙江财经学院 58 B+ 河海大学 59 B+ 华南农业大学 60 B+ 苏州大学 61 B+ 湖南科技大学 62 B+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63 B+ 南京财经大学 64 B+ 华南师范大学 65 B+ 湖南师范大学 66 B+ 浙江工业大学 67 B+ 宁波大学 68 B+ 上海理工大学 69 B+ 汕头大学 70 B+ 山西大学 71 B+ 合肥工业大学 72 B+ 郑州大学 73 B+ 扬州大学 74 B+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75 B+ 广东工业大学 76 B+ 广州大学 77 B+ 山东农业大学 78 B+ 福州大学 79 B 南京审计学院 80 B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81 B 西北大学 82 B 北京工业大学 83 B 安徽财经大学 84 B 江苏大学 85 B 哈尔滨工程大学 86 B 南通大学 87 B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88 B 陕西师范大学 89 B 辽宁大学 90 B 广东商学院 91 B 湘潭大学 92 B 西安理工大学 93 B 华侨大学 94 B 中国海洋大学 95 B 深圳大学 96 B 黑龙江大学 97 B 北京邮电大学 98 B 东华大学 99 B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100 B 北京科技大学
三、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属什么学院?
属于公共管理学院。
下边简单介绍一下这所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简称中国矿大,坐落于江苏省徐州市,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共建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世界能源大学联盟成员,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学校溯源于1909年创办的焦作路矿学堂;1938年与东北大学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北洋大学工学院在陕西城固合组为国立西北工学院;1946年,焦作工学院在河南洛阳复校;1950年3月,华北煤矿专科学校并入,并以焦作工学院为基础成立了中国矿业学院;1953年,学校迁至北京,改称北京矿业学院;“文革”期间,学校更名为四川矿业学院;1978年,学校在江苏徐州重建,恢复中国矿业学院校名;1988年,学校更名为中国矿业大学。1998年,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并入;2000年,学校整体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
截至2019年5月,学校校园占地面积4413亩,校舍建筑面积155余万平方米,设有21个学院(部),开设58个本科专业,有各类教职工3100多人,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3700余人。
四、中国海洋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费?
51ooo-80000元。
中国海洋大学,简称中国海大、海大,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国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为中欧精英大学联盟、北极大学、国际南极学院、国际涉海大学联盟等联盟成员校,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24年的私立青岛大学。1930年,在省立山东大学和私立青岛大学的基础上成立国立青岛大学。
后历经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时期,1958年山东大学主体迁往济南,以留青的海洋系、水产系、地质系、生物系等为基础,于1959年3月成立山东海洋学院。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13所重点综合性大学之一。1988年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2002年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辖崂山、鱼山和浮山三个校区,在建中国海洋大学黄岛校区、中国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三亚研究生院;设有21个学院,1个基础教学中心;有教职工3698人,中国科学院院士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9人;全日制在校生27300余人,其中本科生15000余人、硕士9000余人、博士2000余人;有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科研机构排名前1%。
2017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学校居全球第301-400位
五、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非全日制怎么样?
中国矿业大学由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学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目前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受到了许多职场人士的关注,该校有不少专业可供报考。接下来介绍一下有关学制情况与基本招生信息:
一、课程学制
1、中国矿业大学在职研究生基本学制设3年,满3年取得规定的课程学分,且学员顺利通过论文答辩可申请毕业。
2、最长修学年限为5年,针对基本学制内不能达到规定条件的学员,可申请延期但不能超过最长年限。
二、学费标准
1、会计学课程学费标准是8.4万元-12万元;工商管理学费9万元;公共管理学费6万元;其它专业统一收取3万元。
2、该校非全日制研究生录取后按规定缴费学习,期间不能参加奖助学金评定。
三、招生要求
1、要求具有国家承认的本科学历。
2、或专科毕业满2年及以上,在符合具体学业要求的情况下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3、或已经获得硕士学位、博士学位。
4、管理专业要求工作经验,即本科工作经验满3年、专科工作经验满5年、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工作经验满2年。
通过本文介绍,考生可对中国矿业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制、学费等基本信息有所了解。如意向报考有关专业,可在符合招生要求的前提下报名。统一登录研招网申请,注意在规定时间完成操作流程。
六、中国矿业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哪个更强?
1、位于地区不同。中国矿业大学坐落于有“五省通衢”之称的江苏省徐州市;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位于北京市,是在原北京矿业学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所研究型大学。
2、专业数目不同。中国矿业大学有采矿工程、交通运输、工业工程、土木工程、工程力学等共57个本科专业;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有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消防工程、生物工程、工程力学等共63个本科专业。
3、师资力量不同。中国矿业大学有各类教职工3100多人,教授410人,副教授716人,博士生导师364名,硕士生导师920名,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70%以上;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有各类教职工 906 人,专任教师中,教授 158 人,副教授 190 人,博士生导师 167 名,硕士生导师 249 名,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 74% 以上。
七、矿业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就业前景?
矿业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将来可成为社会中从事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就业前景非常广阔,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有很多,可以选择公共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部门,科研单位,还可以选择政府机关单位。毕业生可以有充足的选择余地和空间
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和中国矿业大学哪个好?
发现这两天来点赞的多了很多,应该是准备报考大学的学生有不少在看了吧。我要先加一段前言了,原答案内容只是我作为矿大校友,希望母校中国矿大(包括北京)好上加好的一些感想,这个回答是基于希望90分的矿大能向着95分再前进一步。大前提是一个:中国矿业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都是非常优秀的老牌211/985平台/双一流学科传统重点大学(毕竟09年之前就是同一所学校),矿大本身的优秀,我作为校友,不多去重复了。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这种事我不喜欢,不像某个啥也不是却非要把矿大百年历史套身上装蒜的某理工。给看这条评论的大一预备生们一个客观的评价:按照真正实力(以2013年左右数据来说),整个中国矿业大学全国排名应该在三四十名左右,2005年左右评985的时候,矿大大概是20多名的水平(以上数据政府网上公开档案以及当年的各类大学排行榜就有,我不想一一列举了)。如果不是当初江苏省有点保守只争取了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进985的话,中国矿大(那会儿徐州本部和北京校区还没分家)会是当年进入985的江苏省第三所大学(江苏某市不服的他校学生自己去翻当年的档案去,看看当时是怎么决定的),不过矿大依旧是第一批985优势学科平台的五所大学,可惜了就差一步,所以矿大的实力我不多说了。来中国矿大,遇见更好的自己。
以下为原答案,写于2017年9月。
————————————————————————
我只是看到了“矿大”两个字,就进来点开了,然后一条一条的看完了,作为一个在徐州经历了7年大学生活,又已经工作了5年离矿大越来越远的校友,只想说点心里的感受。首先说矿大,矿大北京,我都熟悉。而且,我是个母校情结重的不能再重的人。
2009年10月18日中国矿业大学百年校庆那天,我在下面,最后一次看到中国矿业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坐在一起以家中“长兄和弟弟”的关系共庆了这个时刻(原本写的是父与子的关系,这么写的出发点是徐州是本部,北京是一个校区。2017年9月30日国庆前夕,在双一流出炉,矿大毫无意外的无缘一流高校后,再看过评论里又有矿大北京的个别校友思考的不是南北团结,而是对“徐州和北京父与子“这一称谓有意见甚至语言攻击后,我决定还是修改为"家里长兄和弟弟"的比喻,只是此时还想问一句:外界早已变了天,我们还在打嘴仗,不是如大清一般的笑话这是什么?),北京校区大屏幕转播徐州主会场,罗承选老书记宣布矿大与国家安监总局和教育部签署共建协议时,又拐回来补充了一句矿业大学(北京校区)同时签署,自此,历经百年,曾经14次搬迁,12次易名,在一次次国难之时,在一次次中兴之日高举矿业大旗的中国矿业大学正式分裂,而千里之外的一所58年才把校址迁到早已空旷的焦作工学院旧址的煤炭工业学校,摇身一变,30来年历史秒变百年历史渔翁得利,甚至放纵他们的学生在贴吧、论坛里大言不惭的号称堂堂中国矿业大学是他们某理工分出去的,某理工才是祖宗,某理工对堂堂中国矿业大学多么大度。。。真想赏你俩耳光再顺道问一句:他么知道什么叫要脸不和羞耻心不!!然而,让很多校友难过的是,中国矿大南北两地均无追讨,焦作路矿学堂的历史就这么被当成了外人随意化妆的小姑娘,甚至被李鬼骑到正主的头上了。
至今8年过去,再无矿大南北两地携手之力,只有明争暗斗,甚至几年前矿大北京研究生院爆出乱收学费的事,徐州在官网上说明此事与中国矿业大学无关,对矿大北京的称呼是:一所名字相似的学校。而北京矿大在自己的校园历史介绍里,甚至新版矿大北京网页里,再无徐州二字,绝口不提曾经父与子的历史,只与中国矿大并列相称,甚至不提兄弟。直接的后果是两地纷争,除了历史被人窃取,原本新设立的,理所应当属于矿大的某国家重点实验室被重庆大学硬生生夺走。
当曾经被矿大甩在身后的学校一个个图谋以合并、改名、搭国家政策顺风车、甚至花钱买排名的学校在各类名目的大学排名榜上超越矿大,且不论实力是否真的能与矿大匹敌,但我们看到的是矿大南北两地排名各自一退再退,却都不公开提重振“中国矿大”的大旗。背后各自的考量和想法,我们只是校友,不得而知。可心中的感觉只有一个:痛。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当年可以凭借自己的实力稳居首批211的行列,在咨询尚不发达的年代,在学子心中稳居20名左右的地位,比当年八大学院的辉煌有差距,但是起码,大家心里都知道:中国矿业大学,厉害!而现在呢。。。不提也罢。
当211、985即将成为历史,如同当年的全国重点大学名终被代替,“双一流”的建设纳入新计划,这时矿大才发现,晚了,我们已经落后了,无论徐州,无论北京,这时候才明白过来学科学术建设的重要性,明白过来原本就吃过学科建设过于单一的亏而落选985,现在干脆实力都被分裂了!“双一流”怕是不会再轻易给矿大如同当年重点大学、如同211、如同985平台一般绝对的地位了。这个时候,只想问一句:上面徐州北京各自攻击,各自诋毁的学子们,对你们,有一点好处吗?中国矿业大学不好,徐州在江苏难过,一帮南京的高校动不动就夜郎自大的鄙视徐州,北京也帝都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北京校区在学院路上憋屈的劲儿,不会因为多了个沙河也不算大的校区就提高多少,只因为,实实在在的中国矿业大学的实力与底蕴分裂了!我们不光历史被千里之外的某个学校盗用,我们连自己的心都不齐!也许有些有心看到了我这些话的矿大后辈或者校友,心里此刻还在想:谁跟你我们!你是你,我是我!
呵呵...
跑题了,只是因为心中的悲愤和对母校的挚爱才会说上面的话。请见谅。
书归正题,无论现状什么样。我们作为矿大人,还是要实事求是,中国矿大南北两地整体而言,尽管现在面临了煤炭行业的低谷,面对了行业性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尤其是一流大学的建设中整体吃亏的处境(跟985评选如出一辙),但是行内的人还是明白的,中国矿大在能源领域“黄埔军校”的名号无可撼动。所以,在当前大学建设风气整体浮躁的背景下,受制于我们不知道的一些因素,在现有背景下,延续这两年都开始重视学科建设的势头,起码,止住不断下滑的地位。中国矿大,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就题主问题而言,从实力和硬件条件、软件条件上来讲,起码目前,徐州要比北京强得多,毕竟矿大整体最雄厚的继承者在徐州,讲的直白点,最被认可的根儿在徐州。如果是奔着学习、奔着在学术上有所造诣、奔着指望着矿大的金字招牌在煤炭或者说能源领域更受到认可,能混得更好,那还是徐州好,毕竟,校友更多、资源更多、学术认可度更高,要知道在这个行业内,徐州是如同俄罗斯是苏联最大的继承者一样,实力最强。但是,必须承认的是,这几年,北京在学术水平追赶的力度上非常强劲,地理优势是一方面,春江水暖鸭先知,帝都之内好办事,明显能感觉到北京在缩小与徐州的差距,不过目前来看距离徐州还有还是有点明显的。而硬件方面即使差距较大,但从沙河校区的建设上来看,北京已经非常努力了,而且,尽力了。所以如果是奔着将来留在北京工作,你有一个北漂的心,假如你愿意在中国矿业大学这个旗帜下,那么还是选择北京好,毕竟,户口这个问题、优先在北京看到机会这个事情和接触到更多各类型工作的机会上,北京有优势。简而言之,为学术、为行业认可度和这个行业的人脉资源,选择徐州,为北京生活、为北漂的心,选北京。徐州再偏,中国矿大的金字招牌在这个行业里还是无人可撼动的 ,北京211再多,矿大北京也不是任人欺负的主,北语就是占据了再多的地盘,八大学院的心和底蕴,你北语没有,真要有的话,起码把北语校园内“北京矿院”的井盖换成北语的。
最后,在这个北京沙尘暴吹到了杭州的时候,一个一心渴望中国矿业大学走向新的辉煌的校友,一个被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大毕业的同事包围的校友,一个在任何比我们中国矿大更好的大学面前也坚信会有拨云见日那一天的矿大校友,真诚的希望:徐州、北京的后辈校友们,不要再无聊的做无谓的争论了,话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后面那句话已经是现状了)。总有一天,我相信,我们还是一家人,不是嘴上的,而是真正名分上的。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矿业大学人。
借用矿大老校歌里的一句词:我们是能源科技的尖兵,豪情满怀意气风发,肩负着开采光明的使命,壮志飞扬走遍天涯。再用现在的校歌,也是老焦作工学院的校歌:努力,努力,行健天同功。
修改于2017年9月30日,我本人作为一个渴望矿大两边都好的校友,把话说的如此恳切,依然有人挑刺不爽仿佛我有意矮化北京地位之类的话时(这改变不了矿大还是一家时,徐州是本部,不是一家时徐州是最大的继承者的事实),略心寒,我敬重矿大北京这些年的艰苦奋斗和巨大进步,甚至钦佩矿大北京堪称二次创业的努力,但看不起某些只知道打嘴仗的所谓北京的校友,我只能说,矿大在你心里,还是个狭隘的概念。
最后补充一句,没有团结,就不会有中国矿业大学中兴的未来。失去了985平台、211高校的金身,倘若再不能合力而为共筑一流高校的前景,结果只会是没落和一蹶不振,如同那些现在看到看不到了的,当年还是全国重点大学的XX大学、XX大学。
爱我矿大,徐州,北京,我们是能源科技的尖兵~豪情满怀意气风发~肩负着开采光明的使命~壮志飞扬走遍天涯。
九、中国矿业大学属于?
中国矿业大学(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位于江苏省徐州市,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共建高校,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世界能源大学联盟和国际矿业、能源与环境高等教育联盟成员,入选“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学校溯源于1909年创办的焦作路矿学堂;1938年与东北大学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北洋大学工学院在陕西城固合组为国立西北工学院;1946年,焦作工学院在河南洛阳复校;1950年3月,华北煤矿专科学校并入,并以焦作工学院为基础成立了中国矿业学院;1952年,北洋大学、唐山交大、清华大学的采矿系调整到学校;1953年,学校迁至北京,改称北京矿业学院;“文革”期间,学校更名为四川矿业学院;1978年,学校在江苏徐州重建,恢复中国矿业学院校名;1988年,学校更名为中国矿业大学;2000年,学校整体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2004年正式拥有研究生院。
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文昌和南湖两个校区,占地4000余亩;有22个学院,67个本科专业;有专任教师1989名,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3600余人,硕士、博士研究生14300余人。
十、中国矿业大学介绍?
中国矿业大学(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位于江苏省徐州市,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共建高校,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世界能源大学联盟和国际矿业、能源与环境高等教育联盟成员,入选“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学校溯源于1909年创办的焦作路矿学堂;1938年与东北大学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北洋大学工学院在陕西城固合组为国立西北工学院;1946年,焦作工学院在河南洛阳复校;1950年3月,华北煤矿专科学校并入,并以焦作工学院为基础成立了中国矿业学院;1952年,北洋大学、唐山交大、清华大学的采矿系调整到学校;1953年,学校迁至北京,改称北京矿业学院;“文革”期间,学校更名为四川矿业学院;1978年,学校在江苏徐州重建,恢复中国矿业学院校名;1988年,学校更名为中国矿业大学;2000年,学校整体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2004年正式拥有研究生院。
目前中国矿业大学有徐州校区和北京校区,但都是各自管理,两个学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