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翻板闸施工方案

250 2021-11-06 12:21 鸿八机械网

三峡工程是一项创新工程


三峡工程以“高峡出平湖”的宏伟气势令全世界瞩目,不仅工程总量和装机容量位居世界第一,而且是当今世界技术水平最高的水电工程。三峡工程13年建设,创造出人类文明史上的旷世奇观。

三峡工程建设需要众多学科的综合集成。众多学科的综合集成过程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三峡工程建设涉及水工、施工、泥沙、航运、水文、气象、地质、材料、金属结构、机电设备、生态、环境、信息……等众多学科和专业领域。除直接参与工程建设的设计、业主、施工、监理单位的科技人员外,新中国成立五十年多来,尤其是近二十多年,全国有数十家科研院所和高校、数万名科技人员投入三峡工程的科技工作,提交了近万份科技成果报告。同时针对重大技术难题,汇集全国科技精华,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展开科技攻关,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科学决策。这些科技成果为三峡工程建设和枢纽运行等重大问题的科学决策奠定了基础,对优化设计、改进施工工艺、保证工程质量、节约工程投资、促进现代化管理发挥重要作用。

三峡工程是中华民族自主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面对一系列世界级难题,参加三峡工程建设的全体三峡建设者,始终把科技创新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除机组和少数施工设备从国外引进外,其余的设备、材料、设计、施工全部由中国自己的队伍完成。通过三峡工程的建设,三峡工程在集成创新(大坝混凝土快速施工、双线连续五级船闸工程、导截流及围堰工程)、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以三峡工程为载体,推进大型机电装备国产化)、原始创新(中国自主开发的发电机蒸发冷却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成就,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峡品牌”的技术。同时通过工程的组织建设,形成了一整套特大型水电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实现了质量、进度和投资有效控制,高质量地实现了三峡工程按期蓄水、通航、发电三大目标。

三峡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成功的研究解决了一系列重大科技难题,多项成果具有世界领先水平,走出了一条三峡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截至2005年底,三峡工程科技成果已获得国家科技奖励1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0多项,获得专利数百项,同时创造了100多项世界之最。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在三峡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全面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许多技术已在国内外大型水电工程中得到应用和推广。

三峡工程重大创新成果

一、大坝混凝土浇筑

三峡工程混凝土工程量巨大,总量达2800万立方米,其中大坝混凝土量达1600万立方米,高峰施工强度需要1年浇筑混凝土逾500万立方米。如何在高强度混凝土施工中,实现混凝土浇筑的高质量,让三峡工程按期保质,甚至提前发挥其巨大的综合效益,一直是三峡工程设计、施工与工程管理的核心问题。为此,三峡总公司组织参建各方和科研单位从混凝土原材料与配合比、混凝土浇筑方案与配套工艺、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等方面进行综合攻关,采用一系列最新技术,集成创新,成效显著。

新型的混凝土原材料与配合比:为充分利用工程本身开挖出的花岗岩基岩,三峡工程在国内率先将花岗岩破碎后用作混凝土人工骨料,首次利用性能优良的I级粉煤灰作为混凝土掺合料,投入数百万元研究混凝土配合比,包括进一步改进高性能的外加剂,使混凝土综合性能达到最优水平。经多家权威研究机构和总公司试验中心平行试验,优选出的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单位用水量仅90kg/立方米左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革命性的混凝土浇筑方案:混凝土浇筑方案和配套工艺是大坝混凝土施工的关键。经国内外多次调研、深入论证,三峡总公司决定引进国外最先进的大坝浇筑专用设备——塔带机,确定了以塔带机为主的混凝土浇筑方案。该方案的特点是,混凝土从拌和楼生产出来后,通过皮带机将混凝土输送到塔带机上,再由塔带机直接将混凝土有序地摊铺到大坝仓面上。这种工厂化的生产方式,相比间断式的汽车运输加起重机吊罐入仓的传统浇筑工艺,可以说是一场大坝浇筑的工艺革命(塔带机浇筑速度达200m3/h,台月产量达5~6万m3,是门塔机的2~3倍)。但是,塔带机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开发出来的新设备,国外并无多少成熟经验,实际使用中,三峡工程不断创新,摸索总结出了一整套保证质量的施工工艺。主要有:克服了骨料分离的难点,成功地用塔带机浇筑四级配混凝土;由于塔带机不宜输送砂浆,成功研究出“软着陆”替代方案;对多层水平